登录|注册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详细内容
信息栏目
 
校园新闻 >> 正文
学院理事长曹勇安教授对新学期课程思政建设做出指导
日期:2019-08-12  来源:学院党委宣传部  作者:贺明杰  摄影:隋亮

8月12日上午,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理事长曹勇安教授以《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为题,解读学院培养目标,对新学期课程思政建设做出指导并提出要求。

  曹勇安理事长首先带领大家重温了一则“人脑与电脑连接”的电视新闻,并分析指出:人工智能到来之后,最直接的冲击就是“职业替代”。在教育领域,突破时空的学习将替代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因学论教的评价将替代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发展能力为目标将替代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人的生命有限性与人工智能的无限性,决定了仅教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将成为“明日黄花”,将人的核心素养(道德、情感、哲学、审美、批判性思维)臻于完善,是教育的最佳选择,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曹勇安理事长提出“技以载道,道技双修,课程思政乃教育之本”的观点,并结合他本人在1979年度齐齐哈尔市技工学校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奖励大会上所介绍的《搞好理论教学的几点体会》经验材料和发表在1982年第6期国家级刊物《技工教育》上的《研究“灵魂工艺学”是大有可为的》学术论文,认为必须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校办学层次定位,按照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单元课程教学目标。在分析阐述隐性教学目标、显性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他强调“隐性教学目标,是以教学的组织形式和课程点背后的故事来表现的,可通过挖掘课程点中的故事引导学生的认知,实现教育教学的“技以载道”。

曹勇安理事长还结合对学院培养目标的解读和护理学专业一位教师的课程思政案例分析,阐述了通过课程载体,帮助学生将道德、情感、哲学、审美、批判性思维“核心素养”教育,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要求从新学期开始,在“开课说明”中要列入隐性教学目标实现的路径和方法,即:从课点中,从现实中,从学生身边中筛找“故事源”,编写“报告文学”,讲好“课程中的故事”。


 

 


点击数: 收藏本页 打印